集團動态

———

“工匠先鋒”龔寶起:與資料相伴21載
作者:   文章來源:    點擊數:699    更新時間:2022-02-23

  “資料工作看起來簡單,卻似一個針線笸籮,需要厘清每個施工環節,确保工程資料與工程建設同步、交圈、對口,不能出半點差錯。”不善言辭的龔寶起談到資料工作時神采奕奕。
  謙遜低調、樸實敬業,是龔寶起給人的第一印象。在海三建設集團一分公司身為資料員的他雖然崗位平凡,卻把平凡的資料工作幹到了極緻,是同事眼中名副其實的“專家”。
  “公司新來的資料員都喜歡和他在一起,和他一起幹着省心,他會帶着新人一起去現場熟悉各種施工工序,鋼筋取樣怎麼取,砼試塊怎麼留置,他都講的清清楚楚。他會把表格手把手、一張一張的給你講解,哪項應該有、哪項應該沒有,這個這樣填不對、應該怎樣填,把所有工作細節都說的詳細、準确”,那些年輕資料員都這樣說。

  “隻要勤跑現場,保持一絲不苟的心态,就能幹好”,他堅信,付出就有回報。每天一大早,都能看見他穿着工作服、戴着安全帽,來到施工現場拍攝“隐蔽工程驗收記錄節點照片”的身影。看到“哪個區域鋼筋綁紮完成,模闆支設完成、準備澆混凝土”,他就去找質檢員要他們手中經過實測實量後形成的原始記錄表,拿着實測實量的原始記錄表回到辦公室後,他立即根據原始記錄表上的數據填寫檢驗批、隐蔽驗收記錄,把拍好的隐蔽節點照片插入到隐蔽驗收記錄表裡打印出來後,找項目經理、工程師、施工員、質檢員等人員簽字,簽好後再報驗給監理單位簽字确認。最後将返回的資料按區域、按類别、按表格種類打目錄整理後,裝入到各自的檔案盒中保管。
  每天經過他手的資料至少都有上百張,小到每一份合格證、大到成冊的圖紙。還要把小的合格證貼到A4紙上,有褶皺的資料撫平,破損的資料用透明膠帶粘好,讓參差不齊的資料都變成統一的A4紙尺寸,符合歸檔備案要求。在同事眼裡他就是項目部中的“點鈔機”,分資料時紙把手割破是常有的事,雖然不出血但鑽心的疼。這就是他的工作,雖說平凡,卻能把平凡的事做到最好,始終如一、堅持不懈,21年如一日的工作,落下了頸椎僵硬的職業病。盡管如此,他還是喜歡資料這份工作,因為對它有感情,在他心中隻有一個信念—要像保護自己的孩子一樣保護資料,經他管理的資料都是井井有條、目錄清晰、查找方便。

  “參加工作21年時間,記憶猶新的就是08年秦皇島市奧體中心體育場項目申報“魯班獎”,一幹就是三個多月,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。編制資料總目錄、分目錄、冊目錄、編碼、分冊,以緻于每一張表在哪冊哪頁都要清晰的表達出來,便于專家查找。每種表格之間要用彩色紙分開,人手少、工作多、壓力大,經過反複的編制審定,最後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達到“魯班獎”要求後,我們懸着的心才放下,雖然熬得每個人都廋了幾斤,但辛勤的付出終于得到回報。”龔寶起自豪的說。
  今年他又到秦皇島銀行項目擔任資料員,該項目質量目标是國家優質工程獎。為确保資料準确真實,他每天都要一遍、兩遍、三遍的看圖紙、查規範、查圖集,核對原材料規格是否與施工圖紙上要求一緻,查看施工的流程以及施工工序,為的是在資料編撰中的每一句話都要有根有據,經得起推敲。
  他沒有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,卻總在默默無聞、一點一滴奉獻着自己的一切。堅守初心,不斷向前,他用務實與擔當诠釋了“凡事要麼不做,要做就做最好”的匠心品質。



爽爽影院免费观看视频